NEW!I Fell in Love With Princess Peach
“说是你要来,很快的起来了,这一天一直惦记着白衬衫的袖子脏了。”——石川啄木
01睁开双眼的时候,晨光透过浅褐色的窗帘未被遮蔽的四围挤入昏暗的斗室。即便是休息日他也无法让自己随心所欲在想起来的时候起来。其实,意识到自己已经苏醒这件事就足以令人泄气。生物钟带来如针刺般的刺痛感,也将饱胀鼓起的睡意一下穿破,消散殆尽。在这些睡眼惺忪的时刻,总有难以抵御的什么东西会侵入身体。有的时候是焦灼的欲望,有的时候是昏沉的暗想,抑或是来自躯体的难以回避的酸痛感。伴随苏醒,这些东西传达至脑海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钻入身体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会感到难以言说的疲倦。可生活,铁面无私的生活不管三七二十一推动着它既定的律法。它甚至不屑于告诉你,你必须在某个时刻做些什么,也不愿告诉你如果你不去做将会收获怎样的结果。好像这一切都不言自明,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如此认定,也如此践行。在这些时刻,追问总显得是不合时宜的。但在他那里,始终令他感到疑惑的却是,自己究竟何时合过时宜。翻来覆去想再多睡一会儿,脑海中却浮现着匆匆一瞥看到的消息提示。他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个人有的时候明明看到了却不想回复,又为什么在那些需要 ...
《人有病天知否》读后:历史并非无言,也总有人会记得
当代文学史料,少做判断,通过连缀材料来呈现态度,胜在材料的充实和丰沛,与对历史人物所处情境的体贴。但在组织架构和历史研判的方面不如钱老和洪老的敢下结论,尖锐度也稍欠一些。倒是让人颇有些惋惜,因为掌握的材料是这样的丰富。期待口述原稿重见天日的那天。
阅读中全然是感慨和惋惜,止不住连声感叹。人们在这张权力的赌桌前站定投注,玩到最后没有一个赢家。“革命”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台既已开启就无法停下的巨大的绞肉机,任何人卷进去都将万劫不复。甚至高层也是如此。因而向外示人的只有斗争的残酷与严苛。
大致说来,笔触所及人物可以分四组:时代的边缘人物:俞平伯、沈从文风云际会者:老舍、丁玲、郭小川被抛出的时代写手:赵树理、浩然、汪曾祺补笔:严文井、林希翎
边缘人物的落寞其实多如沈从文那样,更多是在心理上感到与群的相隔与受到整治的恐惧忌怖,但他们也因此能更早地抽身——尽管是被迫甩出的。从一个较为乐观的方面看,相较于弄潮儿的沉浮升降,他们长期处在被否定和无可翻身的位置,反倒是给了自己更早释然的机会。一如沈从文在面对文革的时候已然不复建国前期那样沉痛以至于想到自毁,反而是在文物研究难以为继的时刻主动开辟新的领域 ...
《老友、爱人和大麻烦:马修·派瑞回忆录》读后: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糟糕
令人悲哀的是即便派瑞这么真诚地剖析了自己,他也还是很难获得他人的理解。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面对一个个体的时候不去说自己不要成为他这样的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意识到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而因为这种不能选择的东西来武断地判断一个人是多么不必要也多么可笑?
我们没有被教导成要学着理解别人,从小到大,我们只被教导成只懂得非此即彼和填写 ABCD 的白痴。然后,就按照自己很可能是粗浅鄙陋、完全不值一提的这些见解开始对自己完全无法理解也压根不愿去理解的人事贴上一个又一个不无恶意的标签,先是瘾君子,再是酗酒者,最后还得添上抑郁症。
这些标签就是被这群无知的白痴生造出来并且广为传播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仅仅为了轻易地将一个人划入一个类别之中,并由此将他与我们自己分隔开来以换取那些可悲可鄙且廉价到令人发呕的优越感?难道不是仅仅想在所谓的和平年代再度建构出毫无意义的我们和他们,建构出一种又一种新的对立?为此,我们都得装得像是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不容分说的界线一样。但我们也确实都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幻想,也只是一个幻象,福柯以及他的哲学已经把这样的想法从根本上连根刨除了。好吧,即便不知道福柯,后现代 ...
癸卯读书总结 | Top 10 of the Year
下午遛弯回来,躺在床上一边在微信回复消息,一边看迟迟读不完的《人有病,天知否》。鞭炮声与礼花声组建起的交响乐音此起彼伏。暮色渐晚。每一声伴随火光炸裂开来的声响,都将对面居民楼的电梯间声控灯扯亮,整齐地一排熄灭又亮起,倒也让人觉得新异。位居中层,似乎也就是寻常礼花所能抵达的最高位置。有几次,看到红蓝黄相间的烟火在窗外散开,很快坠落,消失在窗沿。恍然意识到,从侧面看到的烟火原来是这个样子。大一下学期,岩井俊二到中传,自己跟在隔壁读书的孙一起跑到定福庄去找 logo,那是我第二次去到这个学校。一年前的冬天在这里参加过一场作文比赛,拿到一个最终没发挥任何作用的奖状。在晓色未染的冬日凌晨,披星戴月赶八通线的模样还历历在目。在中传大礼堂隔着更多的学生更远的距离见到触不可及的导演,手里拿着那本书的自己到最后还是没鼓起勇气去排索取签名的长队。偶尔翻老照片的时候,看到当时三人的合影,觉得像是一场不知何时做过的梦。后来岩井俊二导的一部中国片上映的时候,还约了 logo 一起,在两人学校连线的中点——前门的一家电影院。记得那天夜里大雾迷朦,寒意浓重。俩人从一号线下来之后有些不知所措,小心翼翼在天安门东过了 ...
《单身男子》读后:孤寂及其他
发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沟通处总是会令人觉得快慰。与《同类》的语调相去甚远。乔治身上的孤独由吉姆离世带来的悲伤打底,但在旁支斜出的增生过程中演化为怨念和激愤,它们与男同性恋对自己身体机能衰弱和性魅力的丧失的怀疑和忧惧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乔治愤世嫉俗、憎恨、暴力倾向、难以忍受的根本来源,当然,这种不无过分嘲弄意味的表述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即便不被视为是可鄙的,也会被打上不值得提倡、有违公序良俗的标签,至少也是不被鼓励的。但对他而言,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短暂地从苦痛中逃离,这构成维系他生存的某种支柱性的力量。因为丧失伴侣的力量是如此剧烈以至于他压根难以承受。说到底,对于乔治而言,这种丧失或许比失去至亲更加令他难以承受,因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恋人伴侣,而且是一位能与自己精神相通、产生共鸣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吉姆所充当的角色是不可多得与难以替代的。所以,乔治会有一种自我本身离散消退的感觉,只有用尽全力才能让自己“成为乔治,那个大家命名、认识的乔治。”为此,他“必须刻意让自己去考虑别人的想法,适应别人的情绪。他以一个老手的娴熟,飞快地给自己涂上一层精神油彩,成为他必须扮演的角色。”对于陷入悲痛的乔治而言, ...
A CONVERSATION TO BE CONFIRMED 2
N:看着窗外的夜色,难过突然涌上心头。月亮太明亮了,照出周围正在围拢的云。
L:是的。回家路上,那月亮确实令人无法不将目光注视到它的身上。
N:它太亮了,越看越让人觉得难过。
L:嗯。
N:或许并不是它的原因,我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难过。
L:你看到了他,是吗?
N:是的。
L:但你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去找他。
N:我没有办法这样做。
L:可这一切并不由你控制,尽管你知道你应该停下。
N:只是我也知道,甚至无法不去想,选择停下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自己根本无法停下。这么多年了,我一次也没有成功从这个怪圈中逃逸。还是那样,毫无长进。
L: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告诉了你他还是不喜欢你写的那些文字吗?是因此你觉得他其实不能真的理解你吗?
N: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看重他的观点,这并不正常,也不是我应该有的样子。
L:当你开始患得患失的时候,你知道的,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总是意味着这一切终将走向你自己最熟悉的毁亡。而且你明明能够看到很多,却总还是习惯性地视而不见,例如他对你很多话语的刻意回避和佯装的油滑。
N:……
L:你的沉默看似是不愿承认,其实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承认。
N:或许还有伊舍伍德的 ...
雪
鹅毛大雪一片片飘落,阒寂无声,造物主机械般麻木,一捧一捧播撒绵软空无的种子。抬头的时候,有几片雪花落在镜框上。还是那副黑框眼镜,他不知道在眼镜店挑选的时候为什么选中了这副可以称得上难看的镜框。几乎是配好后从老板娘手里接过它的那个瞬间,他就有些后悔了。对方在磨镜片的时候,他就没忍住在网上搜了一下同一款式的镜片的价格,不出意外还是被坑了。所以当它未能如老板娘所言那样防止冬日的哈气,甚至比原来那副更糟的时候,他对这次配眼镜经历的评价自然而然地跌入谷底。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任凭出入屋子的时候让水汽布满整个镜框,带着口罩的时候,每一次呼气都会让整副眼镜变得难以忍受。走在校园里,人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个把眼镜拿在手中,双眼眯成一条缝来辨析眼前事物小心翼翼的身影,到后来他已经习惯在雾蒙蒙的视线中走路,尽管知道这个行径对他而言无异于时时刻刻寻求自杀。所以当雪花飘落在镜片上的时候,下一个瞬间便被从口罩中呼出的热气侵蚀殆尽。那层难以消除的雾气是这个寒冷冬日最忠实的见证者。他在美院门口的路灯前停下。这条路并不是他常走的那条。双手揣在兜里,深蓝色的优衣库棉服陪了他好几年,当时兴冲冲买下的时候丝毫没考虑过它如此老 ...
在不被理解中,用成为一棵树来自我救赎(顺便谈谈所谓的“媚西”)
细腻精致,用鲜明的隐喻象征来彰显自己作品的文学性,笔调凌厉。从崔恩荣到金爱烂再到韩江明显存在一个从轻柔温暖到冷峻严酷的过渡,在画面构成意象选取的明暗色调、情绪传递的饱和度、整体语言修辞的锐度上也都近乎存在渐变的情况。这种变化很有意思,这些女性作家同样书写韩国女性的生存状况,甚至都不无例外地涉及到历史,但似乎精准地彼此错开了。前两部分以男性视角看待英慧的文字,都存在十分令人窒息的成分。完全将妻子视为物,毫无感情甚至可谓丧失了人性的丈夫(姐夫与妹夫分别对对方的妻子怀有隐匿的欲望,也都对自己的妻子施过“强暴”),仍保留封建性的父权大家长(强迫吃肉的描写让人回想起周朴园对周萍的命令,也有一种回到高家直面高老太爷的感觉),将对方视为美但本质上只是自己欲望投射的对象的姐夫(只是这种投射以一种相对平等的方式来达成,姐夫的自卑与这份关系本身的畸形都是促成这种平等的缘由,可悲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对英惠而言却是“美好的”)。作者用锐利的目光扫过形形色色的家中男性,如同在用锋刃对腐尸进行毫不犹疑的肢解。英惠的素食倾向与最后向植物转变,对标着男性的肉食性与他们逐欲过程中所表露出的那种动物性,想让自己蜕为植物的这 ...
《沈从文的后半生》读后:于我
01读《前半生》之前,我写下这些文字:厌恶沈从文,批判沈从文,理解沈从文。20-23一个与自我和解的过程。现在仔细想来对沈从文的厌恶究竟从何而来,是否是在我后来一次又一次自述中凝定成型的一个误认,直到如今也未能确解。索性借这个机会重新翻阅那年写下的关于他的文字:2020-03-08 读罢《从文自传》:叙述过程中的笔调如此平静,似乎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尽力将自己从主观中抽离出来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的富有张力的对抗,但他诉诸笔端的故往却又无比沉重,甚至堪称可怖。在这样一种愚昧野蛮却又淳朴纯净的环境中,野蛮生长而成的少年沈从文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且难以忘却的。他顽劣但又聪慧,有着向上的精神即便并非完全自发,但阴差阳错地回归了早年所厌弃的为学上来,年少的他也曾经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也曾经怀抱着梦想与希望,他的任随自然和充盈的自由气息构成他此后人生的主调。从这些回忆中我们或许还能看到他与卡埃罗的一丝相似之处——不自觉的感觉主义。2020-03-13 读罢《篁君日记·雨后·长夏》:很难读下去,是不是当时所有人都喜欢写这种酸腐的东西?涉及到市民爱情的内容除了革命情节之外跟左翼那批人都是一个调调,无 ...
Forgive me. Forget it.
01心脏扑通扑通跳动的声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从体内传来,从沉眠中揪出,惺忪朦胧睡眼,不愿伸手揉动,但挥之不去的窒息感以及砰砰砰的回响像是若不关照就会迅速撑满整个胸腔。街灯透过窗户映入室内,幽暗的蓝光映在白色天花板上,凄惨得让人不忍去看。胳膊伸出的一刹那,寒气迅速席卷全身,挣扎着,在疲惫、困倦与几近窒息的憋闷中,只能坐直身体穿上睡衣。几天下来,这套流程已经变得无比熟练,一边将靠枕垫到身后,一边瘫倒下去,身体还陷在沉睡中,不愿清醒。翻转躯壳,侧卧,蜷曲,伸平,坐正,于事无补。最后还是只能起身走到客厅,将冰冷的纯净水一饮而尽。暖气形同虚设,大家都无能为力。无能为力。光着下身,小步跑回卧室,钻入被窝,滞重仍然存在。照常打开微信阅读,一片黑暗中手机屏突然被点亮,本就迷糊的双眼眯得更紧了。睡前满格的电在省电模式下已经掉到 70%,习惯性地哑然,翻看两页便再读不下去,躁动感让人呼吸不畅。调成听书模式,又不敢把声音调得太大,耳朵凑到扬声器旁,缓缓卧下,已经无力脱去睡衣,心里默默祈祷这阵难熬的过程早点结束。他知道它会结束的,只是还要再等一会,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会”究竟是多久。听书定时 21 分钟,随便划 ...
《你的夏天还好吗?》《滔滔生活》读后
刺痛。张怡微说是将“晶莹剔透的心碎演化为艺术的诞生”,虽然并没什么新意但还是蛮一针见血。很容易让人想起卡佛,都是衰落时代的底层悲剧,一个个挣扎在生存边缘;而那骨子里的悲哀则会唤醒阅读童伟格时的记忆——无伤时代的“无伤无碍的废人”在朝鲜半岛回魂重现。作品里最光鲜亮丽的也就是有着稳定收入的职员,对她们而言陷入消费主义的迷障,沉醉不知归路,却是能够做到的最好的选择。
“既没有传统可以依靠,也没有未来值得相信。没有奇迹了,奇迹是黑水倒灌创造出的更深邃的劫难。”面对即将到来的动荡时代,阅读金爱烂如同阅读一份对即将发生的未来的预言。这么看来,通过阅读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也不错。
地铁、残破的出租屋、补习学校构成主要的活动空间,却发生在首尔这样一个巨型都市,它藏污纳垢般容纳着这些挣扎的畸人,带上高纬度地带独有的冷意,韩国本身社会的压抑气氛,微微两句话就足以让人心里生寒。而那些被采用的意象:结冰的楼梯、颤抖的泡泡糖断面、刀痕、暗流、虫子、洪流,也同样难生暖意。
对她们而言,生存已经成为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唯一能够考虑的事情。“在犹豫的瞬间,她会产生错觉,仿佛自己对人生也有一定的选择权。”没有梦,无法思 ...
关于大数据交友的自我反思——又名我以为要成了结果第二天就被背刺最终成为互联网小丑那件事
写在前面:我现在很愤怒,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悲哀。如果不是我的朋友用心为我准备了一份礼物,并附上了一份真诚的信大大缓解了我受到的伤害,我估计自己很难有足够的心力写下这些文字。但很败兴的是,在我拆开礼物的时候我收到了他所谓的“不合适”的道歉。我确实没有系统性地思考过自己的择友标准,不知道满足什么样条件的人才能被我视为朋友,但我知道他/她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我,不会假惺惺、毫无愧色地对我进行言语重伤(关于友人与情人我在以往的文章里写过很多了),更不会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故作姿态。我的自毁倾向确实容易让自己从“垃圾堆”里捡人,然后试图让自己充当救世主形象——这不对,一次又一次之后,它终于使我刻骨铭心。我会对自己喜欢的人百般呵护,包容有加,但前提是彼此坦诚,毫无欺瞒,而不是搞什么“同床异梦”,更不是让对方为了自己少些愧疚而迟迟拖延对我施以“凌迟”,说到底这种行为不仅自私而且残忍。但覆水难收,我遇人不淑又为此伤害了很多人,只能说吃一堑长一智。关于爱与自我的书读得太少太少,希望来年能更加成熟吧。
以下是正文:几天前我就应该把这个东西写完发出来。我想先试着解释一下自己拖延至今的原因。在此 ...
《9号的工作》读后
一种与日常现实短兵相接的写作。细致描摹中年男子在面对失业危机时的整个生活状况:家庭、友人、同事、上司、客户和服务对象,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每一点都恰切地涉及到。而且以一种逐渐逼近临界状态的书写表露出来,很容易唤起对新写实的记忆,只是摒除零度叙事的处理方式更多显现出写作者心理上的同情,因而令人更能感同身受。主人公因为工作而委屈求全,根源于他在观念上对公司的认同。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其实也存在,只是国内更为畸形的产业生态与政策使大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垄断,也使它们对工作者观念进行塑造的企图受到一定限制。相较之下,作为替代的另一套广为流行的意识形态则是个体作为“社会的螺丝钉”:个体效忠的不再是企业而是社会与国家。如前所述,这种意识形态确实有利于遏制大企业对价值的垄断,但并不代表就此带来“解放”,相反,由更为庞大的主体推行的这套叙事更像是企业叙事的另一个变种。只有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自己能够理解“9 号”的困境(在国内或许更像是初代大厂人的困境),但如果要真正进入,还需要对韩国财阀对韩国社会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这就超出我现在的知识储备了。换一个代际视野。年轻世代对工作的认知更多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的 ...
Untitled 11
01他一度认为自己早已对那些故去已久的事不再在意,可坐在窗前望着暮色初上的那从眼前、耳畔缓缓流淌过去的光景却过电影般唤回一幅幅在聚焦与失焦中看得不再真切的画幅。透过对面未封顶高楼的镜面中散逸而出的鎏金、殷红,裹着雾气的阴翳,衬着明灭不定的雪花、雨滴或是劈劈啪啪毕毕剥剥落在窗外的雪粒,如梦似幻,像第一次将双目放在万花筒上。他却记不清那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云被晚霞浸染,红中透紫,像粉色的棉花糖,在空中缓缓挪移。郑州的天空不知怎的,让他总觉得不如北京那么高远。站在操场上,更多的时候是坐在草坪中央望向天空的日子如今恍若隔世般悠远,这些年他不再常常想起那段时间,偶尔回忆,也总是觉得难以看得真切。他不再读诗了,离开了课堂的语境与对阿霜的憧憬,这一切烟消云散得比什么都更快一些。说到底,他自己才是最有畏难情绪的那一个。“年少不识愁滋味”,那个时候他自己是不是也这么自我安慰来着?那么什么时候才是真的年少呢?封存在语词与断想之中,再滴上一滴树脂,最终凝为名为“过去”的琥珀?“过去”总是这么光彩透亮,令人忍不住在手中把玩欣赏。那么未来呢?他什么时候不再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将它完全从自己的言说与念头中彻底剔 ...
《岂不怀归》读后:关于“指责”
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白描刻写三和群像,行文试图保持客观,末章从整体层面加以系统化的把握。在这里存在着一个观察与被观察/看与被看的关系,他笔下的三和青年最经常以冷漠的看客形象出现,但在观看冷漠的看客的审视者那里这种审视又带有一种难以遏制的启蒙者姿态。当然这也可能是写作体例的限制或是谋篇布局的安排所导致的。但难以消除的是行文过程中流露出的鄙夷。我想研究者始终难以进入三和青年的内心世界,难以理解他们究竟背负着什么又为什么最终选择逃开(从采访的内容看,他有在努力让自己“置身其中”)。这里其实存在一个不得不指出的问题:学院教育与大量专著能够让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对许多事情有所认知并消化理解,但实际上我从自己的经历中真切地体会出一种差异来:即对事件的理解——可能更多时候是基于理性的、间接的方式获得的,与对事件的感受——则可能更多是基于感性、直接的方式所得——在这里我主要强调它的切身性,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且有可能会造成一种冲突——它迫使你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回到文本之中,其实就不难看到研究者还是认为三和青年的困境咎由自取的成分更多(“当他们将一切挫折归结于自己缺乏社 ...
《我在北京送快递》读后
透过文字递出的是真诚的心,很少能在当下读到如此真挚的作品了。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所谓底层写作的真实面貌,没有哗众取众的题材和卖惨,没有炫技与无病呻吟,更没有以往那些悲天悯人、高高在上的启蒙姿态(并不是说不好,但至少要看作者本身是否有资格这么做),在脱去了对纯文学与超文学的执念过后形成的其实是真正可触摸的文学之核。
在种种备受压抑的工作环境里长期保持抽离的旁观者视角,反思触及被工作异化的个体、令人难以接受的工作本身、作为对立方存在的“上帝”(消费者、被服务的对象)甚至摄录身处其中的自己。虽然堪称清醒的打工者,但却又不争;明明操持一套工人话语,却又通过写作寻觅自由,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矛盾的思考者形象由此浮露(这与那个打电话投诉他并自称打工人理解打工人的收件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想书写本身对于胡安焉也是一种寻回自我的方式,是将自己从思绪万千纷乱不止的“深海”中打捞而出的努力。在他的写作中,能看得出一些思想的碎片被逐渐拼为整全,而那些思辨性的言论也至少道出了许多人难以表述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最朴素的感情。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冷静地抽出自己受到异化的部分,也抽出那些 ...
《公开》读后
同性恋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一个单独的小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架构中逐渐发生松动的一环,它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人口基数广大的人群,而是因为治理者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整个架构在缺了它之后还能否继续正常地运行下去。回避或许是一件不无道理也不无好处的适时之举,毕竟试图强行扭转依照历史惯性前进的巨兽并不一定会带来想象中的结果,这是选择消极抵抗与迂回出击的原因,但在更多时候这种过于缓慢的历史进程如同浸没于令人窒息的死水之中,若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更可能会走向虚无幻灭以及随之而来的醉生梦死。在这个层面上,同性恋议题几近停滞地缓步前移所带来的沉默就跟其它所有弱势群体在如今社会中所受到的待遇与处境那样,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上述情况能够继续下去的前提是我们真的能够相信这样一种宏大叙事终会成真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言语层面的某种集体性强制梦呓。毕竟巨兽不会因此消失,由它引发的雪崩随时都可能在它越滚越大的情况下发生,而它则可能会倒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绞杀和和解)。只是,无论如何都需要记住的是,当下国内群体内部的自我分裂远远要比它所存在的建构来得更加猛烈,身份确实裹挟着我们,但就像几十年来我们所做并且也 ...
I Hope November Hurts For You
在言语出口的那一瞬间,自我保护机制不断在脑海中告知他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只要,是的,只要。跟随其后的言语却变得愈发模糊不清。或许这一切就像一场难以抵抗的噩梦,搅扰着本就疲倦不堪的身体,但只要天亮醒来就会一如既往,回到原来。但原来又是什么样子?想当然遗忘了现在其实正从原来脱胎。
天亮了,翻来覆去点亮了屏幕又熄灭。内心坚固的确定在光景的流逝变幻中一点点被蛀空。是罪囚在徒劳中等待不知何时将至的临终宣判到来。
他总是低估人对人所能有的残忍,即便看过了太多也还是一再犯错。记忆经过碎散漂浮的泡沫折射再折射,最终成为他所期待的模样,好让他心甘情愿在充斥着刺鼻气味的空间中窒息溺亡。
每一个尖锐的质问都与冷风撞个满怀,那一刻他才终于揭露自己的真实样子——竟然连忍无可忍后的声嘶力竭都无法做到,也没有想象中的颤抖,只是饱含怨忿地低沉声音,却还是无一例外被卸去力道,沉入深不见底的幽潭。透过一个个黑色的铅字,他也第一次直视属于对方的真实。
那些凉意初生的早秋之夜,一次又一次歇斯底里、哭天抢地,站在原地抑或不停挪步挣扎,声音愈来愈无法控制沦为咆哮,时间太久他已经忘记了自己争吵时丑态毕露的模样。天真地以为捱过一个 ...
《狗日的粮食》读后:匮乏、新写实、文学史的写作及其他
当代文学史把刘恒同方方、池莉、刘震云放在一起称他们为新写实。我想这着实又是文学史带来的一个误导,但也多亏了这误导,阅读的体验少有的令人舒适。毕竟阅读经历中符合期待、低于期待往往是常态,超出期待的情况总是难以遇到的。仔细想来这不过是当代文学步进九十年代后老生常谈的批评与创作乃至生产之间脱节现象的又一个表征——当批评家试图通过一些看似严谨的能指框定一些看似相近的文学现象时终会出现这样类似的尴尬(这并不是说命名是无效和无价值的,看似光滑表面中存在的那些缝隙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就要求我们看到这命名在哪里显示出无效,又为何如此)。
在我看来,刘恒的重要性在于他成为当代文学从八十年代后期对历史、文化、非现实和技巧观照向九十年代初期重回现实重新书写现实这样一个过渡时代的缩影:在《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与余华、残雪等一众先锋作家一样的冷酷、残忍、淡漠,看到与《爸爸爸》《九月寓言》近似的对于传统的反思和揭露;也能在《虚证》《白涡》那里看到时间步入至现代社会时的人心灵的卑琐、被戕害;即便是在题材上,从寻根的历史叙述到悬浮的城市风景,也正是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最大的不同,后者正是刘恒 ...
浅析罗马共和国末期及帝国前期的道德状况
【摘要】 古罗马的社会道德状况在共和国末期及帝国前期这段时间内从原本的淳朴务实、善良勇毅渐趋堕落腐化,这是由财富激增、劳动力过饱和、军事政治制度变革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希腊化时期所产生的伊壁鸠鲁主义以及斯多葛主义在为这一时期迷茫无措的罗马人提供心灵慰藉与行为凭依的同时也加速了社会道德的下滑,并且为罗马最终走向灭亡埋下了祸根。
【关键词】 古罗马 社会道德 伊壁鸠鲁主义 斯多葛主义
在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前期这四百多年间,古罗马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它经由数次对外扩张战役,从一个走向衰亡的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将地中海囊括于腹中的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然而在疆域不断扩大、财富持续累积的繁盛表象背后,这艘曾经乘风破浪于波涛汹涌的历史之海中的巨舰实际上已经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驶入了无法逃离的漩涡——这种情况在这一时期社会道德的腐化堕落中集中体现出来。本文试图在简述古罗马这一时期社会道德由淳朴向堕落转变的现象的基础上探讨斯多葛主义以及伊壁鸠鲁主义同这一现象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道德的腐化与堕落如果说古希腊的先人是通过崇高华美的艺术以及渺远深邃的哲理思索为后世留下无限的精神遗产的话,那么作为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