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一个单独的小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架构中逐渐发生松动的一环,它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人口基数广大的人群,而是因为治理者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整个架构在缺了它之后还能否继续正常地运行下去。回避或许是一件不无道理也不无好处的适时之举,毕竟试图强行扭转依照历史惯性前进的巨兽并不一定会带来想象中的结果,这是选择消极抵抗与迂回出击的原因,但在更多时候这种过于缓慢的历史进程如同浸没于令人窒息的死水之中,若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更可能会走向虚无幻灭以及随之而来的醉生梦死。在这个层面上,同性恋议题几近停滞地缓步前移所带来的沉默就跟其它所有弱势群体在如今社会中所受到的待遇与处境那样,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上述情况能够继续下去的前提是我们真的能够相信这样一种宏大叙事终会成真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言语层面的某种集体性强制梦呓。毕竟巨兽不会因此消失,由它引发的雪崩随时都可能在它越滚越大的情况下发生,而它则可能会倒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绞杀和和解)。只是,无论如何都需要记住的是,当下国内群体内部的自我分裂远远要比它所存在的建构来得更加猛烈,身份确实裹挟着我们,但就像几十年来我们所做并且也极为擅长去做的那样,掩饰和压抑自我从来都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困难,这证明身份在当下却还难以成为“我们”自我界定的有效方式(少有人会首先承认自己首先是一个同性恋然后才有其它的身份,但这种不承认往往掩盖不掉这一身份的本质性,这也是很多矛盾心态和行为的根源)。歧视不仅仅以表层形式存在着,甚至如作者所揭示的那样,表层的歧视说不定并不如我们先入为主地想象得那样严重,更为人所忽略的实则是潜在的与内部的歧视。

交毕设的时候闫老师告诫我不要将体制简单地认定为一种阻碍性因素,因为这种广为流传的在当下对权力的反思的现代学术思维已然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反倒是制度性因素如何成为助力的一面往往容易被忽视。末章对运动的反思和展望时隔一年之后再度重提这一点,我想在今后思考问题时这一点将成为对我而言极为重要的纠偏提醒。

李银河王小波的那本书好比叩开人们对同性恋猎奇的心理并将之转变为正常的科普和展现,本书更多一些实在的分析和论述,正如作者所言,因为身在其中才更少隔阂。不过,记录十年时间带给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的变动(不亚于从前现代到现代),本书同李著分别为两个时代的同性恋群体谱写历史画像,都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提到消费社会商品化和信息社会线上化的情境,但现在看来这两个方面或许更值得继续探讨,因为正是这两者结合起来塑造着新一代中国人对这一群体的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更饶有意味的是如果放在当今的公共语境中讨论这一议题,或许分歧和极端化的情况会更甚。并且我总觉得女性主义在中国舆论界的发酵并不一定会对LGBTQ群体带来更多余地。

读到开篇的时候最大的感受竟然是恍若隔世,想来也唯有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