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s - About Truth And Schizophrenia
我还在思索,到底要将这篇文章书写成虚构的产物还是将它作为一如既往的情绪废品记录下来,没有结果,因而我无法保证接下来所写的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读的人也不会很多,我准备依旧放开了手脚随便搞搞。
写作的习惯倒是挺鲜明,第三人称写虚构、第一人称倒苦水,为什么呢?大概是试图否定笔下第三人称的人物是某种难以明言的化身吧。人生的经历和所谓的原生家庭教育确实会对人的成型造成无法磨灭的印记,或许这种学不会隐匿却本身又不那么明显的似乎可以命名为“真诚”的东西已经无可救药地成为人血液里流淌着的一部分。所以人格中的其他位向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试图掩盖这危险地闪闪发亮的部分,它依旧能够透过难以计数的黑布发出一点点微弱的光——像是一个快要死亡的、自认为有些可取之处的人在弥留之际仍旧不依不饶地试图向世人证明自己曾在这毫无生气的世界上活过一样,这种行为本身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无意义,但确实意义不大。绕了这么一大圈还用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比喻,其实所要说明的东西蛮简单的,不过是一种没有什么底气的自矜罢了。
文字自己提到了“人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东西并非早已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而是顺带着就接续上来了。现在看来,刚刚的自矜在这里或许已经出人意料地变成了一种搞笑的反讽,为了让大家忘记现在的尴尬局面,我决定先换个话题。
从暑假开始,“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究竟有几分真实?”这个听起来挺可笑的问题开始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没去细想,仍旧每天沉迷“杀🐎运动”,对,三分钟之前我打开微博发了一条“日渐躁化”,确实如此,上大学之后,我在本身就易感的体质上走得越来越远,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度敏感和易于暴躁的状态,这不是什么好的兆头,但到现在为止我仍旧对此持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这从我上个学期发的几篇以《****》为题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该死,我又用了写论文时的句式)。当时确实挺爽的,我承认,后来看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和搞笑,我也承认。所以后来我把这个公号改了名字,然后简介也改了。我得对大一下学期的自己道一声歉,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开这个号,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里只是一座属于无谓的情绪和无谓的感受的坟墓。我们都知道自己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很多年前自己所写下的所有文字,身为 lachicken 的我当然也不是什么例外,这似乎也是一种变相的督促,督促你在文字的使用上必须有某些成长,否则这些年的自己似乎不过是一具僵化的死尸,这又是一个不贴切的比喻,无所谓了。或许有些人会较真,大声质问我“你对文字的敬畏感呢?”我不会说什么“不存在”,这未免太假,但我也不会涨红了脸准备一场激情辩论(主要是我也没那个水平哈),可能我只是笑笑,然后表示自己只是个 lachicken(因为我确实如此)。学了文学之后我唯一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的事就是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人,这不是什么“丧人丧语”,只不过是真实的感受,当我觉得很厉害的大佬都在说自己很菜鸟的时候我开始第一次真正地怀疑自己到底究竟适不适合这一门曾经义无反顾一脑门扎向的学科,到现在我也没得到任何可能的答案,我得承认,在内心之中确实是怀有一种拉斯柯尔尼科夫式的不服输和较劲,但实际上我也同拉斯柯尔尼科夫差不多,“多余人”一个呗。按照我所习惯的写作方式,到现在我应该写一句“扯远了”然后将这个与这一段开头毫无关联的话题就此打住,然后掉头回去生硬地叙述我关于那个问题的观点,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们会获得两个戛然而止的东西,然后怀疑自己听这个傻 x 说了这么久废话是为了什么,然后点击左上角迅速远离。但你们不知道,只是这样,我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无耻如我不过想多要些阅读量,并且我觉得这无可厚非(笑)。
多说了这么多之后,让我们回到上一段开头所说的问题。我觉得“真实”这个词可能本身就不那么“真实”,谁也不知道这个词究竟是在什么语境下创造出来的,也不知道它所下的定义到底指向了什么。让我们去查查词典——汉典上显示的是”真确实在而不虚假“(我身边就这一个可以查的词典),这似乎是一种认识性判断,它看起来挺稳定可靠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你们如何看待我在上面所写的那么多话?它们之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虚假的?在这个问题中,每个人所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你所认为的真实在别人眼里可能毫无可信度,反之亦然。作为抽象观念的“真实”无法证明自己所描述的即是“真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它所意欲描述的东西都显得有些可笑。更不用说,很多人眼里的“真实”只不过是接受了间接传递而来的产物,在这个充斥着无数“真实”的“非真实时代”,理所当然地轻信任何给自己打上“真实”标签的东西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在现实中都难以把握的真实怎么到了虚拟中就变得那样人畜无害、人见人爱呢?
好了好了,让我们放轻松,听个故事吧。
“少年打开手机上下载的社交软件,这些可爱的扁平化图标构成了他无数个空虚寂寞时刻零落在四面八方可以寻求虚假温暖而不至于痛苦致死的火炉,他喜欢这些微小世界中一个又一个通向他人生活的窗口:在红色软件上他能看到难以计数的美好肉体以及它们精致的不能再精致的生活,从很早之前他就开始羡慕,很多年过去了,他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带着遗憾和失望离去,又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满怀期待而来,不过他还是没什么变化,伴随着“粉丝”栏下一个又一个数字的消长,他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洗完澡出来,他一边擦着头发一边点开了蓝色的软件,那里是欲望的乐园,所有人都面带残酷冰冷的微笑,两个字成为它们表情的代称,尽管如此,当由数据构建起的联系成功引起激素分泌的关口之后,那两个字就好像早已埋伏在不远处等着看笑话的小孩儿一样,对展露在它们面前的行为嗤笑不止,甚至点开另一个蓝色的图标,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添油加醋地描绘一番,再配上那有些让人难为情又有些让人难以拒绝的东西一并通过轻巧的按键公之于众。在此之后,他打开黄色或是白色的软件,熟练地po上一张长图,静静等候众人的称赞,收获简简单单的快乐。
躺上床的时候,他又收到了绿色软件的提示,对此他觉得极度不适,在无数次后悔打开了这个功能之后他还是放弃关闭它的念头。下滑发现世界上不同时刻不同人的心情,似乎参与了他们所有人真实平凡又不那么平凡的生活,他感到满足的同时又有一点儿焦虑,但是黑夜已经在召唤他了,没怎么多想他就进入了梦乡。”
正如上课时老师们经常做的事情一样,现在我要提问:故事中真实的部分到底有多少?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似乎不难发现的是,少年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被分割开来了,每个图标的背后收纳了他生活的的一部分,也收纳了他“真实”的一部分。我觉得用sides这个词来概括这种情况是个不错的选择。下意识地,我们会在特定的图标所构建的“真实”中展露自己特定的“真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跟我们会在特定的场合做特定的事情没什么两样,但又似乎不能那么简单地将这两者归为一码子事儿。当代社会中的这种分别可能称之为“分裂”更为合适,在不同的软件中我们展现出生命中不同的颜色,而这些颜色的融合似乎又不是那个现实中我们本来的颜色,用消极的表述来讲,我们所做的这些行为不过是下意识地向不同的互不相识的人展露着他们所意欲看到的“真实”罢了,这种真实确实符合它的定义,但所有这种真实构建出的“自我”又与真实世界中的“自我”不那么一致,在每一种“真实”中,不同的颜色都得到了最大程度地释放,然而当一切复归本初,它们便不得不互相调和,为的是不构成真正的“分裂”。然而问题是,这种人为的虚拟空间中的“分裂”,会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现实的生活,当我们都拥有了多面人生,我们可能就更难清楚地认识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在觉察到越写越正以至于快成为某种“论文的副产物”的倾向后,我不得不停下来,这种走向是我始料未及的,充斥着感性的开始逐渐滑向理性和逻辑并非我的本意,语言的逐渐僵硬(虽然从没灵动过)也有点儿让我不爽。好在,这篇文章把开头和标题圆了回来。或许这么做显得有些繁琐和掩人耳目,但我依旧要提醒读到这里的各位思考一下:你刚刚阅读到的那些冗长无趣的文字游戏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笔者想让你们看到的。那么尾声依旧简短而突兀,感谢你的阅读。
以上